2023-06-30 15:41:56
讲师简介
李明华
四川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副监事长
四川广聚律师事务所主任
攀枝花市政协委员
攀枝花学院特聘教师
攀枝花市人民检察机关听证员
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
攀枝花仲裁委员会仲裁员
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
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仲裁与调解专委会委员
《破产法微课堂》第20期
困境企业如何借助预重整程序自救重生
近年来,在经济下行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以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下,许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,负债累累。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如果企业资不抵债、不能清偿到期债务,按照《企业破产法》的规定,就可能进入破产程序。对于具有经营价值的债务企业,有没有办法主动应对危机、避免破产清算?实践证明,申请预重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。
一、预重整是一种困境企业拯救机制。
预重整的实质,是在法院适度介入下,债务企业通过商业谈判的方式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利益博弈。近年来,在各级法院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,许多困境企业通过“预重整+重整”模式,实现了轻装上阵、解决了债务危机。
二、预重整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。
预重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要争取预重整成功,债务企业需要开展以下工作:
1. 申请预重整之前,充分论证债务企业具有拯救价值和再生可能。
2. 对企业资产债务情况进行评估审计,证明企业具有破产重整原因。
3. 与主要债权人协商,争取主要债权人对预重整的支持。
4. 按照当地法院的要求提交申请书、预重整可行性分析报告等相关材料。
5. 法院受理预重整后,配合管理人招募意向投资人。
6. 委托管理人与债权人、投资人等各方进行谈判,争取形成共识,通过预重整方案。
三、预重整的难点。
债务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,管理人制作的债务清偿方案,需要体现债务企业诉求、又要取得债权人同意、同时契合投资人预期。如何促成存在激烈冲突的各方达成一致,是预重整的难点。
可以说,管理人团队的履职能力直接影响预重整的成败。鉴于预重整的复杂性,债务企业如果有意向申请预重整,建议事先咨询具有预重整丰富业绩的专业机构,为企业量身定制科学的预重整方案,避免启动程序后有头无尾,甚至弄巧成拙。